2025年6月26日,一场围绕高端制造核心零部件发展的专题会议——“静压轴承标准调研座谈会”在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顺利举行。此次会议由市监局组织,邀请了国家级科研机构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专家团队,与本地多家精密装备制造企业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静压轴承的技术发展路径、行业标准制定及产业提升方向。
政企联动,构建合作平台
会议伊始,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李颖三级调研员发表讲话,指出东莞作为雕铣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,对高精度、高性能静压轴承的需求日益增长。当前,该领域仍存在核心技术依赖进口、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。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政府引导、科研支撑、企业参与的三方协作机制,推动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,抢占行业发展先机。
随后,来自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——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们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。其中,“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”技术在运行精度、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,为解决高端装备关键部件“卡脖子”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,也为后续标准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。
企业发声,直面现实难题
座谈会上,多位企业代表结合自身生产实践,提出了当前在静压轴承应用中遇到的具体挑战:
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代表表示,国产静压轴承在常规工况下表现良好,但在高速重载环境下,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仍有差距,相关标准也尚未覆盖此类复杂应用场景。
乔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提出,主轴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升现象,导致热膨胀影响加工精度。公司强调,高端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生命周期内的性能保持能力,而这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轴承等核心零部件的质量。
广东联益邦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则反映,由于产品定位中低端市场,面临价格竞争激烈、利润空间有限的问题,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,但缺乏明确的技术路线和配套支持。
广东万濠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指出,其生产的高精度测量设备高度依赖气体静压轴承,但由于自研难度大,目前主要依靠外购,成本压力较大,希望未来能与专业研发机构建立合作机制,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稳定性。
明确方向,推动协同发展
本次座谈会不仅促进了政府、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深入交流,也初步明确了后续工作的重点方向。一方面,政府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,在政策、资金、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;另一方面,科研机构将根据企业反馈,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攻关,并计划于次日赴部分企业实地走访,进一步对接实际需求。
各方一致认为,静压轴承作为高端装备的关键基础件,其技术突破和标准体系建设对于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。未来,将以标准制定为抓手,推动本地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更多成果,加快从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的转变步伐。